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889-8319
13828769299

精益运营模式下成本管理改进的方法有哪些?

2014-10-23 10:15
引言:众所周知,通过精益运营模式可以对员工能力、观念、制度和流程的持续改善来实现业绩提升,并且精益运营模式一般都是由企业高层领导主导的。

  众所周知,通过精益运营模式可以对员工能力、观念、制度和流程的持续改善来实现业绩提升,并且精益运营模式一般都是由企业高层领导主导的。那么,精益运营模式下成本管理改进的方法有哪些?

  

  (一)思想观念,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1.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角度分析 产品实物在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转移的同时也完成其价值的积累。产品成本的消耗既取决于各环节成本的控制水平。同时也决定于各环节的有机联系, 如原材料的及时供给、部门间半成品的结转等。企业不仅要能够客观分析、合理把握产品增值消耗的各项作业,而且要协调处理内部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减少作业之间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2.从企业外部价值链的角度分析。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首先要能够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 因为物美价廉的原材料的及时供给、采购方式的改进、采购成本的降低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 而且I拥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也会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和资金成本。其次,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要培养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企业拥有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既是在固守现有市场,同时也是在开拓未来市场。
  
  (二)成本管理方法上,传统作业成本的升级-泛系成本管理
  
  1.泛系成本管理方法的根本出发点:顾客视角下的产品成本管理的重要原则是以顾客满意或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关注中心 对于顾客而言,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产品所必要的资源投人, 即产品的纯生产成本,不应含有管理不善成本,如废品、次品或返工等。把生产产品的所有资源投入都计入了产品成本。导致企业管理者找不到管理不善成本发生在哪里、有多少,成本管理无的放矢和没有满足顾客对合理产品价格的要求。
  
  2.泛系成本管理方法:多元化成本对象。传统作业成本管理法把产品成本作为唯一的成本对象。在泛系作业成本管理体系里, 成本对象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类。有形的成本对象包括:产品、销售地区或顾客供应商、资金、售后服务等。而无形的成本对象包括:质量、效率、人力资源、风险等,其中质量成本和效率成本被定义为管理不善成本。作业为中间成本对象,每个成本对象都与其相关管理领域的成本效益绩效评估联系,产品成本代表产品的纯生产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结合运用。过程与结果相得益彰。我国很多企业在引入精益成本管理思想之初, 大多认为所谓精益成本管理就是把价值链中每个节点的成本控制在最低,因此非常重视过程管理,片面地认为良好的“过程管理”必然导致良好的“结果管理”。这个观点忽视了关键一点:不同的过程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过程的成本降低是以另外过程的成本增加为代价的。
  
  (四)重视成本运筹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成本运筹是指以系统的观点处理资源与成本对象两者之间、资源和作业与成本对象两者之间、各种成本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关系的复合。这些关系有因果关系、矛盾关系、数学模型关系、聚合关系、串并关系等。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取得整个成本管理效果的关键所在。
  
  (五)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
  
  企业的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但在全球经济迅速融合、社会舆论影响加强的今天,企业在社会中不单单只是生产的个体,更是社会的一员,所以要充分重视企业的社会使命。在成本管理时充分考虑与披露社会责任因素, 可设置与成本相连接有针对性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披露,约束成本的“盲目”降低,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们在上面的内容中就可以了解到精益运营模式下成本管理改进的方法,大家可以适当的参考下。

相关文章

培训服务

MORE>